“成艺轩”陶艺工坊的来历
发布日期:[2011/11/19]      发布:录入员

       “成艺轩”窑是建立在具有近两百年制瓷历史“贵和栈”“贵和堂”基础上,而“贵和栈”是于公元1804年,即清朝嘉庆年8年在景德镇丽阳镇开业,窑主是来自当时饶州府(现上饶市余干县)邹氏兄弟二人。邹氏共有兄弟四人,跟随父亲行医卖药,在清江(今江西樟树)、南昌、余干开有三家分号。

        由于药罐、药坛等瓷器器皿需求量大,因此,四兄弟的老大邹延木,老三邹延水便转行到景德镇从事民窑瓷器的买卖。由于兄弟二人为人平和,买卖公道,一直得到景德镇当时民窑业主的关照。尤其是老大更是被当时御窑场圆器高手汪秉诚收为徒弟。主要从事坛、瓶、杯、碗等圆器的制作。

       大致在同治3年,也就是公元1875年,“贵和栈”开始手制茶具制作。当时的茶具并非是现在的喝功夫茶的茶具,而是一种叫提梁壶的茶具,一壶配4杯或小茶碗,装饰以古彩和青花居多。由于邹家生产的茶具造型在当时新颖,装饰古朴简洁,适合家庭使用,因此深得老百姓喜爱,产品十分畅销。由于“贵和栈”两百年来其秉承了景德镇制瓷艺术之最高精髓。选用景德镇优质的三宝蓬瓷石(不子)、陈湾釉果、高岭土,采用景德镇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流程,并掌握了关键制瓷烧成技术,生产的壶、杯、碟等茶具质地精良、造型优美且富有文化意蕴。尤其是家传的釉料配制和青花料配制技术更是密不外传的独门技艺,应用家传技法制成的茶具等不仅釉面晶莹剔透而且具有景德镇陶瓷传统的白里泛青。

        虽然在20世纪初,由于当时社会动乱等原因,邹氏“贵和栈”等停烧,但“贵和栈”第4代传人邹锡亮(先以画青花见长,返回原籍后更是以画龙而闻名乡里)之孙邹天成于1958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孜孜不倦将祖传的配方技艺进行了系统整理和传代。二儿子邹俊1981年随父学艺,1989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附属瓷厂厂长位置下海,恢复创办“贵和堂”窑(后改为“贵和祥”,2008年“贵和祥”商标被抢注,现为“春风祥玉”)。大儿子邹继艺于1994年开始担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编辑,利用工作闲余开始跟父亲邹天成学艺,后进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2001年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作品在家传技法基础上以釉上花鸟画和小写意山水见长。2006年邹继艺在个人工作室的基础上,取父亲邹天成和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成”和“艺”,创办“成艺轩”窑,也寓意着成功传承邹氏家族的制瓷技艺。“成艺轩”窑秉承家传制瓷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将家传制瓷技艺发扬光大,将“成艺轩”窑制作的茶具及陶艺作品做成国内陶业的知名品牌。

打印此页】【顶部】【关闭
Copyright jdzcyx 2010-2015 | www.jdzcyx.com